预制生活

贡献者:🦩🦩小鹤音形养老中 类别:简体中文 时间:2025-04-18 18:21:05 收藏数:80 评分:0.5
返回上页 举报此文章
请选择举报理由:




收藏到我的文章 改错字
加拿大导演内森·菲尔德拍过一部奇怪的电视剧集《彩排》​。剧中他接受普通人的委托,让他
们通过精心“排练”来为自己生活中最重要的时刻做准备。内森拉来一支建筑团队、一大批演
员,提供资源,为他忐忑不安的客户们反复排练他们难以面对的场景,包括:怎样向好友坦白
,怎样与兄弟讨论祖父的遗产继承问题,以及怎样养大一个孩子,等等。剧中的重头戏是帮助
安吉拉预演家庭生活,任务是在两个月内让她体验把一个孩子从出生养到18岁的过程,​“父亲
”由内森扮演。拍摄过程意外重重,内森和安吉拉因为孩子的教育问题争论不休,安吉拉中途
退出,扮演孩子的演员也因为和内森的分离而情绪低落。在精细的设计中,生活反而走向失控
。当人们用彩排消解社交焦虑,用预制菜规避烹饪的烦琐步骤,表面上更加自由,实际上是将自
己囚禁于更隐蔽的规训之中。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王小伟在一次演讲中把预制菜这样的
事情称为“现代人琐碎的自由”​。​“我们可以选择在家、在公司或者在商场吃外卖,但本质上
我们吃的是料理包。它是一种自由,却显得无关紧要,这是现代人一种非常荒诞的处境。​”王
小伟用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对于技术的观点,阐释他对外卖的理解。海德格尔说现代技
术的本质不是一种工具,而是一种存在方式,这种存在是我们每个人都要承受的。这种存在方
式是把一切的存在者都当作一种“持存”​。​“什么叫持存呢?简单地说,就是把持一个东西,
然后任意地去取舍、摆弄它。​”王小伟不喜欢“预制”的一个角度是,好像任何事情都成了可
以摆弄的部件。​“预制好像在强迫性地对生活进行一种筹划。支配感是挺重要的一个点。​”王
小伟说。他不否认这种支配感能制造简单的快乐,具有很强的诱惑力。他不久前跟年轻人分享
关于预制菜的想法,学生说:​“我每天最快乐的事情就是点外卖。我可以很轻易地选择不同的
口味,比我妈做的好吃多了。​”当然,今天的预制可以有更多的含义,它可以是我们在疲惫的
生活中需要的折中方案,我们试图寻找可依赖的模板,让险峻的生活显得平顺一点。简而言之
,预制的上限不高,但是下限还行,比起期待惊喜,还不如选择确定。在吃饭这件事上,王小
伟也不是“现炒主义者”​。我们在学校里的西餐厅见面,面前就摆着一盘盘预制菜—意大利面
、沙拉和甜品,都在10分钟内端了上来。王小伟说:​“我自己其实不太在乎要吃现炒的还是预
制菜。我觉得风险只有一个,如果你不知道预制菜和非预制菜之间的味道差异,那才是比较可
怕的。等你的味蕾习惯了预制菜,你会觉得这没什么不好。甚至吃到现炒的菜,你觉得这个不
方便、不快捷,没有深度加工不好吃。对此,我会觉得很遗憾。​”生活中有各式各样可以被比
喻成预制的现象。情绪可以预制,短视频的制作者很清楚如何用“钩子”引爆情绪点。人工智
能的人设可以预制,把特定角色的脚本“喂”给大语言模型,它就能用相应的人格与用户聊天
。感情某种程度上也可以预制,从心动到离婚,每一步都可以在电视节目里被分解、设计和展
示。“我总觉得哪里怪怪的。​”王小伟说。这可能由于预制暗含着“策略性的思考”​。它的问
题在于,如果预制走到极端,生命体验可能变得没有层次、没有褶皱。​“观看设计好流程的情
感节目,实际上并不见得能学到怎样和一个人建立信任,学到更多的是策略性地考虑亲密关系
。比如说,一定要问我们为什么在一起,为什么感情会出问题,然后把感情问题化,解决这些
问题,接着就把感情变成一个操作对象。实际上感情这种东西无论结合还是分裂,怎么能是操
作对象,怎么能跳出来在一旁审视它呢?​”或许我们应该相信人的本能,我们总会在某个时刻
发觉,生活最有趣的地方在于那些不可预制的部分。在《彩排》里,内森试着停下一贯的旁观
者姿态,去了扮演儿子的小演员家里。那个家与他精心布置的剧场截然不同,东西摆放得看似
毫无逻辑,却又相当合理。​“待在真正有小孩的屋子里感觉很怪,毕竟我在假的家里待了那么
久,我不习惯这么多的细节,每样物品都摆放得恰到好处,但没有一样是设计好的。​”这是艺
术,也是现实生活。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热度:
文章难度:
文章质量:
说明:系统根据文章的热度、难度、质量自动认证,已认证的文章将参与打字排名!

本文打字排名TOP20

登录后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