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兴趣成为求职的另一种可能

贡献者:禹雅兰 类别:简体中文 时间:2025-03-24 19:26:47 收藏数:46 评分:0
返回上页 举报此文章
请选择举报理由:




收藏到我的文章 改错字
短视频对就读于中国民航大学的朱傲宇来说,是让大学生活更有意义感的事物。从最开始使用现成的模板拍摄,
到创作有情节的短片,学航空相关专业的朱傲宇自学了不少剪辑和编辑技巧,通过拍摄创意短视频,
展现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有一次故意没关摄像头,记录了妈妈的很多真实反应,
那条视频获得了100多万点赞、几千万的播放量。
”就读于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人文经济学院的欧阳岑昕在高二时第一次了解到服装搭配的概念。
“贴吧”里琳琅满目的时尚单品经过搭配,碰撞出潮流的“化学反应”。
通过穿搭表达生活态度的理念深深吸引着她:“希望自己也穿成这样,也要很酷。”自此,
“成为一名服装搭配师”的种子就这样埋在了欧阳岑昕的心里。如今,消费者新需求层出不穷,
新技术也在重构,青年的兴趣与需求催生着新职业。对年轻一代来说,更多的职业类型,
让他们在发展空间上有了多元选择,得以在个人兴趣与成长发展之间找到结合点。
为了了解青年对把爱好发展为职业的看法,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2664名大学生发起问卷调查,
结果显示,在不考虑现实因素的情况下,92.98%受访大学生愿将爱好发
展为职业。斜杠青年涌现,当兴趣打开人生的另一扇窗一个年轻的男孩上一秒还在宿舍,
下一秒就化身卡通形象米奇,和朋友唐老鸭、米妮、高飞推开“米奇妙妙屋”的门,跳起了“妙妙舞”。
这则短时间便累积25万点赞的短视频,为就读于吉林某高校的大四学生王汤匙推开了人生的另一扇门。
“汤匙”这个网名里藏着“理工男的浪漫”,这是他和女朋友名字的拼音
组成的“密码”。随着模板创作生涯的正式开启,他常将自己的生活碎片作为自己的创作灵感。现在,
他是一位有近2000万获赞的视频模板创作者,不少网友在平台上“催更”,
期待他将真人头像与卡通形象“搞怪”拼接,或是融合音乐和照片,制作浪漫的“卡点视频模板”。
通过模板创作赚到人生第一桶金后,王汤匙产生了把视频模板创作作为主业的想法。“创作模板不仅
让我很开心,还可以赚钱,而且工作自由度高,不太受时间限制。
”就读于浙江某高校的王楠曾立志成为一位网文作者。在爸妈的安排下误打误撞学了会计专业的她,
并不爱和数字打交道,却是晋江等几大小说网站的“常驻嘉宾”,更热衷于自己构建一个又一个跌宕起伏的情节。
在校期间便加入了写作社团的她和朋友一起运营着一个自媒体账号,逐渐在校内积攒了一些人气。作
为主创人员之一,王楠不仅坚持每天练笔,还会认真回复每一条读者的留言。
屏幕上“走心”的夸奖燃起了她内心的小火苗:“如果能将写作作为职业,我一定能动力满满。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89.83%受访大学生认为将兴趣发展为职业有助于增加工作的趣味性,
不再觉得枯燥乏味;81.76%认为爱好将提升工作中的价值感,
职业中收获的成长象征着同步向理想迈进;71.10%表示兴趣催生的新
兴职业发展空间大;55.59%看重工作时间灵活,不用坐班。随着二次元文化发展兴盛,
配音行当受到的关注也越来越多,配音演员的“抑扬顿挫”丰满着角色的血肉。柳莹莹有一个配音梦,
期待用自己的声音支撑起“纸片人”的灵魂。小时候电视里放着影片,她便会模仿人物的声音和语调,
反复念叨着经典台词。常被夸“声音好听”的她还在学校的文艺汇演中为影视剧的经典片段配过音,
惟妙惟肖的模仿赢来满场欢呼。闲暇之余,她还会在一些配音App和短视频平台“试水”,
周边人的夸奖和平台粉丝的“打赏”让这颗向往从事配音行当的心蠢蠢欲动。因为长相甜美却酷爱工装搭配,
“甜酷”成了欧阳岑昕留给粉丝的深刻印象。同样不是专业出身,
欧阳岑昕也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靠近心仪的职业。“比如学习拍摄、修片技能,
或者通过得物等平台发布自己的日常穿搭。”如今,粉丝超过50万的她谈起运营社交平台的初心,
表示自己希望能以这样的方式被大众和品牌注意到,从而接触服装搭配师这一职业。
“会有粉丝留言表示喜欢我的穿搭,觉得很好看,可以学到一些东西,我也会很开心。
”最初在镜头前不那么自如的朱傲宇,在拍摄了近400条作品、收获超过1亿点赞后,
不仅在视频里风格成熟了许多,遇到在班级里发言,或是更大的场合,都不太会怯场。
“这也算是人生阅历上的一种增长吧。”爱好驱动成长,兴趣能否铺就职业之路根据自己的经验,
朱傲宇总结大家更喜欢真实、贴近生活的短视频,“所以我拍摄的基本上都是日常生活。”没学过PS、
PR这些专业的制图、剪辑软件,他就自己摸索用法简单的剪映等软件,自己动手剪辑、配乐、配字幕。
“新媒体技术和平台给年轻人提供了很多工作机遇。”在朱傲宇眼中,短视频是一个新兴领域,
对年轻人来说更是一片蓝海。一开始就是年轻人聚集地的新媒体平台,给“常驻”在这里的人们带来了很多经验,
“有过一定短视频制作经验的人,如果想做运营、短视频编导,都会比较游刃有余。对此,
在视频平台尝到“甜头”的王汤匙亦有同感。在他看来,随着新媒体行业和技术的发展,
越来越多非专业技术人员能够进入相关领域,得益于工具的“升级”。“视频制作、
模板制作的软件都非常‘友好’。”王汤匙说,“我在剪映App制作、上传模板,操作非常基础,
对新手来说使用起来也不难。”中青校媒调查显示,受访大学生对从事自媒体行业的意愿度进行打分,
最终平均分数为7.25分(满分10分)。但爱好铺就的职业道路并非全是坦途。对于学工科的王汤匙来说,
模板创作是一个相对陌生的领域。他直言,进入这个全新的领域,大部分时间都需要靠自己摸索。
“意识到需要学习的新东西很多,只能多跟着教程学习、购买别人制作的模板草稿、多看别人制作的视频。
”王汤匙说道。柳莹莹也遭遇了“瓶颈”。从未接触过专业配音的她直言自己就是个“配音爱好者”。
“距离配音演员还差得远。”未经过专业训练的柳莹莹清楚地知道自身的短板,“比如说声线单一,气息不稳。
”她试着让自己沉浸在角色的情绪中,但随着发出去的试音邮件一封封石沉大海,
柳莹莹觉得自己好像走进了一条“死胡同”:“线上的专业课越买越多,交流群越加越多,但我并没有什么进步。
”柳莹莹坦言,“很多课程其实就是给你‘画大饼’。”中青校媒调查发现,在兴趣发展为职业的道路上,
受访者中有68.32%认为将受阻于待遇低,单靠“为爱发电”难以持续;62.20%认为会遭受质疑。
对行业了解不足导致上手慢(61.97%)、理论知识薄弱(57.47%)、
因专业不对口遭遇就业歧视(48.72%)、福利及保障不够完善(37.11%)均让受访大学生感到担忧。
欧阳岑昕也曾有过“打退堂鼓”的想法。在社交平台积攒了一定人气后,
陆续有商家邀请欧阳岑昕为自家服装进行搭配。“每次出门拍照都要带一大箱衣服,
遇到没有厕所的时候需要当街换衣服。但其实在这个行业里,类似的情况是非常普遍的,所以也就慢慢地接受了。
”除了学习视频制作,王汤匙坦言,真正难的,是不间断地创作。要吸引用户,就要持续产出好的模板,
但想要高产,还要高质量、高流量,对于创作者而言绝非易事。“我的很多搞笑模板的创作灵感,
都源自灵光乍现。但一个人很难每天都有非常好的创意。”为此,王汤匙开始尝试转型,从创作搞笑类模板,
转向音乐类、情节类模板。这一步为了可持续发展而作出的转型,犹如从零开始。好在粉丝很快接受了他的转变,
模板使用量也有所提升。明晰利弊,为兴趣找到合适的定位作为平台的头部创作者,
王汤匙和朱傲宇在日常更新的同时,也会积极参与剪映组织的共建活动,
如“中视频伙伴计划”“映核计划——全国大学生影像创作活动”等。在平台的扶持下了解用户需求,
从而调整自己的内容方向。中青校媒调查结果显示,在兴趣发展为职业的道路上,
80.44%受访大学生希望得到行业内企业、平台的扶持;79.39%希望家人朋友可以认可、
支持自己;64.98%期待待遇、收入的提升;76.05%期待行业福利、法律法规的完善。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热度:
文章难度:
文章质量:
说明:系统根据文章的热度、难度、质量自动认证,已认证的文章将参与打字排名!

本文打字排名TOP20

登录后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