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突访北京,重点不止FSD 出行一客
销量下滑后的特斯拉,亟待全自动驾驶业务扮靓业绩;昔日,在新能源时代,中国汽车产业与特斯拉是“共赢”
的典型案例,如今,双方如何续写自动驾驶时代的合作新空间?
在大众已经接受特斯拉缺席北京车展的事实时,马斯克突然现身北京。
4月28日,据央视新闻报道,马斯克从美国安克雷奇起飞,于当日下午抵达北京,
并同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会见。此前马斯克本人并没有公开宣布过此次访华行程。而在大约一周前,
他还以特斯拉业务繁忙为由推迟了与印度总理莫迪的会见。
从公开信息来看,马斯克此行效率很高,停留时间不长,4月29日就踏上返程的航班。
图源 IC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马斯克此次访华意在推动特斯拉旗下的完全自动驾驶(FSD)系统在中国落地,
并寻求中方许可,以将特斯拉在中国境内收集的汽车驾驶数据传输至国外,用于自动驾驶算法训练。
自动驾驶系统在中国开放意味着什么?结合特斯拉今年一季度在华销量下滑、股价下跌、大规模裁员等动作,
这一“创新”业务会给特斯拉带来怎样的变化?
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强4月28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美国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
李强表示,中美两国经济深度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都可以从对方发展中获益。
特斯拉在中国的发展堪称中美经贸合作的成功范例。
业内曾将特斯拉比作中国电动汽车产业主动导入的鲇鱼。如今,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最新的智能电动汽车市场,
究竟是谁成就了谁?为何说中国市场“救”了特斯拉?又为何说特斯拉可以成为多方位管窥中国的晴雨表?
01
数据安全过关?
数据安全与自动驾驶,正是特斯拉在华发展绕不过去的关键词。
“核心问题是中国收集的用户数据是否能够出境。”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
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告诉《财经》记者,因为智能驾驶的AI算法需要用户数据做训练,
持续改进(OTA)。特斯拉的AI训练算力布置在美国,Dojo系统约30万张英伟达A100,
每张卡现在价格超过20万元人民币,不可能在上海计算中心重新布置的。
随后特斯拉快速反应,称目前特斯拉车辆的这些数据只离线存储在车内USB设备中,
车主和特斯拉均不能远程在线查看。另外,特斯拉公司已在中国建立数据中心,以实现数据存储的本地化。
所有在中国大陆市场销售车辆所产生的数据,都会存储在中国境内。
但数据泄露的风险代价太大,特斯拉只能不断用时间和努力来消除市场的担忧。
2021年10月,特斯拉宣布数据中心在上海正式落成。同年,
政府主管部门联合发布《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后,特斯拉公司作为首批试点企业,
积极参与了主管部门组织的合规试点工作。
如今来看,特斯拉的努力颇有成效。4月28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发布《关于汽车数据处理4项安全要求检测情况的通报(第一批)》,
特斯拉成为唯一一家符合合规要求的外资车企。
数据安全之后,才有讨论FSD的空间。
特斯拉早在2021年就推出了FSD。截至今年,特斯拉的FSD行驶里程数已经超过10亿英里,
并且已升级至V12.3端到端版本,不再依赖于传统的规则代码,而是完全依赖于神经网络和数据驱动。
特斯拉副总裁陶琳表示,特斯拉“端到端神经网络”技术,通过对超百万辆行车数据进行深度学习,
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影响车辆控制,具备更高的性能上限、更拟人化的驾驶风格和更快的模型收敛速度。
由于相关法规要求,特斯拉的FSD功能至今还未正式引入中国。不过特斯拉显然想要为此做点什么了。
在马斯克来北京的一周前。有用户在社交平台上向马斯克提问,“我期待特斯拉FSD早日进入中国,
何时能实现?HW3.0系统何时能用上3D建模图像?
新倒车辅助功能何时能推送给中国的特斯拉HW3.0车主?”当时马斯克对此回复称,
“这可能很快就能实现。”
图源 IC
马斯克到北京的前两日。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在人民网发文《自动驾驶,
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驱动力》。陶琳提出,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已布局深耕多年,无论从算力、
车队、数据和训练模型,都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并且特斯拉CEO(首席执行官)马斯克也多次表示愿意授权特斯拉的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和FSD
完全自动驾驶能力给到有需要的汽车企业。
因此尽管特斯拉方面表示,目前FSD入华还没有时间表。但如今马斯克突然访华,
更让人相信他是为了FSD而来。
02
销量失速后,新增业务成为破局点
对于特斯拉而言,FSD在中国落地,意味着什么?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预测道,“2024,将会是智能驾驶大规模商用的元年。”
北京车展上,小鹏汽车打出“AI定义汽车”口号,推出“天玑系统”。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表示将持续加码端到端大模型加持下的XNGP智驾,计划到今年年底,
将会有50座城市实现XNGP的落地。
在此前“全域全量”的智能驾驶发布会上,蔚来CEO李斌宣布,
蔚来全域领航辅助NOP+城区功能将于4月30日起,面向蔚来Banyan·榕智能系统用户进行全量推送。
特斯拉作为最早布局智驾的车企之一,不可能想要缺席这场攻城之战。并且对其而言,布局FSD,
更有挽救销量的额外意义。
4月2日,特斯拉公布了2024年一季度销量为38.7万辆,同比下降8.5%、环比下降超20%,
远低于市场预期,交出自2020年一季度以来同期的最差成绩单。
在中国市场,小米SU7的出现更是让特斯拉面临巨大的销售压力。4月25日,
小米汽车在2024北京国际车展上召开发布会,雷军宣布小米SU7正式发布28天后锁单量75723台,
已交付 5781台,创下了业内新品牌首款车型上市首月的交付量新纪录。而这款车,
直接对标的就是特斯拉Model 3。
图源 IC
“特斯拉手里的牌太少了。”在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看来,这一局面成为现阶段特斯拉的阻碍。
他认为,特斯拉的车型还是太少,即便有了Cybertruck,但后者难以大规模交付。
在此背景下,FSD技术,就成为特斯拉扭转局面的关键抓手。众所周知,
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有很强的先发优势,如何早日实现在中国落地,有助于提振产品销量,
也能进一步提升企业形象。“如今,包括超充等技术,中国汽车品牌已经越发领先;细细来看,
尽快在中国落地FSD,是特斯拉自救乃至‘反攻’的关键一计。”张翔如是说。
如今不管马斯克是如何计划,特斯拉FSD入华已经引起了市场的高度重视。
据澎湃新闻最新报道,特斯拉将使用百度地图提供的高级辅助驾驶地图(高辅地图),用于中国版FSD。对此,
特斯拉和百度官方拒绝对上述消息置评。但消息一出,特斯拉、百度美股股价就表现出盘前均涨。
何小鹏更是在社交媒体发文回应,称特斯拉拥有非常好的自动驾驶技术和品牌。只有更多好的产品、技术进入,
才可以让整个市场和客户有更多好的体验,让市场更向良性发展和加速跑。
“而且,中国现在大力推进开放 + 新质生产力,我认为无论是特斯拉的 FSD,还是小鹏的 ngp,
还是友商的 noa,这些都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之一,应该支持百花齐放。”何小鹏写道。
至于马斯克此次来北京,能否真的带来特斯拉FSD入华的好消息,只能继续保留悬念了。
03
特斯拉与中国汽车,谁成就了谁?
在经历初创之后,至少在过去十年里,特斯拉一直深刻嵌构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培育和产业发展当中。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帮助特斯拉解决了品控问题,让曾经“车内漏雨”“发动机舱里有泡面”
的车变得物美价廉;特斯拉也拉动了中国产业链,不仅帮助一批“特链”企业成熟壮大,
也为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奠定基础。
2019年特斯拉超级工厂落子中国上海,成为首家外资独资的新能源车企,引入一体压铸技术,让造车更容易,
解决了产能的困扰,在全球最大消费市场,收获了巨量订单;特斯拉也成为佐证中国坚持高质量对外开放不动摇,
只要在商言商、尊重规则就能互利共赢的最好例证。
“在没有进入中国之前,特斯拉在美国的供应商质量并不高,用欧洲大众的标准来看,品质表现堪称糟糕。”
张君毅认为,特斯拉和一些中国汽车行业顶级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比如生产内饰和座椅系统的延锋,
生产动力电池的宁德时代等,这让国产特斯拉的品质和成本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据奥纬咨询的不完全统计,特斯拉在中国的核心供应商数量有近百家,从关键的电池、电机、电控到充电桩、
底盘和内饰,几乎涵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每个环节。
除了改善品控,中国供应链还降低了特斯拉的成本。特斯拉曾表示,上海工厂生产Model 3的单位成本,
较美国工厂的生产成本降低了65%。
图源 IC
特斯拉对产业链的拉动能力堪比苹果。苹果产业链在中国扶植起的大量企业,
帮助中国手机产业在智能机时代取得了质的突破。如今,特斯拉与中国产业链正在密切互动,
如宁德时代已经进一步坐稳全球动力电池产业的头把交椅。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转型的情况下,
特斯拉产业链上的中国企业将为中国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做出明显贡献。
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郑赟告诉《财经》记者,后进企业对特斯拉的追随并不意外,
从供应链的角度看,与其重新建立一套全新的产业链,不如使用已经成熟的产业链,这样成本更低、
产品性能也稳定。
04
特斯拉不止特斯拉
当汽车和机器人这两个元素发生碰撞,
很多人可能会在第一时间联想到好莱坞电影《变形金刚》中的经典汽车热角色——Optimus擎天柱。
10月1日,集合了汽车与机器人元素的擎天柱真的来到了地球,
只不过诞生它的家乡并非电影中那个虚构的塞伯坦星球,而是地球上的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
从新能源电动车到人形机器人,从太阳能面板到人工智能,特斯拉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或许1000个人眼里,有1000个特斯拉。
粉丝眼里,特斯拉很酷,是科技和时髦的象征。即使它在北上广深日益变成街车乃至网约车,
特斯拉作为新能源汽车创新代表的品牌光环仍没有消散。
员工的评价很两极。有人在这里感受价值观的激荡,“确实多了一种推动产业变革和改善地球环境的使命感”;
有人却难以忍受工作的艰辛,“熬过六个月试用期就是老兵了,想起那段日子就心悸”。
在新能源初创车企眼里,特斯拉是毫无疑问的先驱榜样,不论是消费者的教育,还是产业链的培育,
都为后来者铺平道路——但年轻的企业们已经想明白,复制毫无意义,是时候走自己的路了。
2019年特斯拉超级工厂落子中国上海,成为首家外资独资的新能源车企,引入一体压铸技术,让造车更容易,
解决了产能的困扰,在全球最大消费市场,收获了巨量订单;特斯拉也成为佐证中国坚持高质量对外开放不动摇,
只要在商言商、尊重规则就能互利共赢的最好例证。
尽管成就了很多第一,但在CEO马斯克看来,特斯拉不是他最引以为傲的成就,他的野心是宇宙级的,
解决地球上的能源问题只是其中一步,终极目标是帮助人类移民火星。
这样的野心为中国创业者们所推崇。管理学专家盛赞他是“有勇气的创业者”
“第一性原理对于颠覆式创新不可或缺”,创业者们都想打造“中国特斯拉”“中国SpaceX”。
无论是站在国外看中国,还是站在产业内看自身,
特斯拉都可以成为映照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市场拓展和产业创新的晴雨表,其典型性并不限于新能源汽车行业。
就像当年霍英东来大陆投资时,总会在首都机场寻觅驻足,看看壁画《生命赞歌》是否依旧。准入“特斯拉们”
在中国独资建厂,让怀揣优质技术的企业,分享最大消费市场的红利,成就彼此。
这让更多外资企业坚定了对中国市场加大投入的信心。
中国新能源产业和特斯拉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告诉《财经》记者,
中国早就建设了完备的新能源供应链,特斯拉享受到了这一整套红利,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能。某种程度来说,
质量又好、成本又低的供应链,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堪称舍我其谁。当特斯拉选择进入中国的时候,
就已经是用脚投票,显示出了中国整个新能源产业链的强大实力。
文 | 《财经》实习生 邓霞 记者 李皙寅
编辑 | 李皙寅
的典型案例,如今,双方如何续写自动驾驶时代的合作新空间?
在大众已经接受特斯拉缺席北京车展的事实时,马斯克突然现身北京。
4月28日,据央视新闻报道,马斯克从美国安克雷奇起飞,于当日下午抵达北京,
并同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会见。此前马斯克本人并没有公开宣布过此次访华行程。而在大约一周前,
他还以特斯拉业务繁忙为由推迟了与印度总理莫迪的会见。
从公开信息来看,马斯克此行效率很高,停留时间不长,4月29日就踏上返程的航班。
图源 IC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马斯克此次访华意在推动特斯拉旗下的完全自动驾驶(FSD)系统在中国落地,
并寻求中方许可,以将特斯拉在中国境内收集的汽车驾驶数据传输至国外,用于自动驾驶算法训练。
自动驾驶系统在中国开放意味着什么?结合特斯拉今年一季度在华销量下滑、股价下跌、大规模裁员等动作,
这一“创新”业务会给特斯拉带来怎样的变化?
据新华社报道,国务院总理李强4月28日下午在钓鱼台国宾馆会见美国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马斯克。
李强表示,中美两国经济深度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都可以从对方发展中获益。
特斯拉在中国的发展堪称中美经贸合作的成功范例。
业内曾将特斯拉比作中国电动汽车产业主动导入的鲇鱼。如今,中国成为全球最大、最新的智能电动汽车市场,
究竟是谁成就了谁?为何说中国市场“救”了特斯拉?又为何说特斯拉可以成为多方位管窥中国的晴雨表?
01
数据安全过关?
数据安全与自动驾驶,正是特斯拉在华发展绕不过去的关键词。
“核心问题是中国收集的用户数据是否能够出境。”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
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告诉《财经》记者,因为智能驾驶的AI算法需要用户数据做训练,
持续改进(OTA)。特斯拉的AI训练算力布置在美国,Dojo系统约30万张英伟达A100,
每张卡现在价格超过20万元人民币,不可能在上海计算中心重新布置的。
随后特斯拉快速反应,称目前特斯拉车辆的这些数据只离线存储在车内USB设备中,
车主和特斯拉均不能远程在线查看。另外,特斯拉公司已在中国建立数据中心,以实现数据存储的本地化。
所有在中国大陆市场销售车辆所产生的数据,都会存储在中国境内。
但数据泄露的风险代价太大,特斯拉只能不断用时间和努力来消除市场的担忧。
2021年10月,特斯拉宣布数据中心在上海正式落成。同年,
政府主管部门联合发布《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后,特斯拉公司作为首批试点企业,
积极参与了主管部门组织的合规试点工作。
如今来看,特斯拉的努力颇有成效。4月28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
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发布《关于汽车数据处理4项安全要求检测情况的通报(第一批)》,
特斯拉成为唯一一家符合合规要求的外资车企。
数据安全之后,才有讨论FSD的空间。
特斯拉早在2021年就推出了FSD。截至今年,特斯拉的FSD行驶里程数已经超过10亿英里,
并且已升级至V12.3端到端版本,不再依赖于传统的规则代码,而是完全依赖于神经网络和数据驱动。
特斯拉副总裁陶琳表示,特斯拉“端到端神经网络”技术,通过对超百万辆行车数据进行深度学习,
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来影响车辆控制,具备更高的性能上限、更拟人化的驾驶风格和更快的模型收敛速度。
由于相关法规要求,特斯拉的FSD功能至今还未正式引入中国。不过特斯拉显然想要为此做点什么了。
在马斯克来北京的一周前。有用户在社交平台上向马斯克提问,“我期待特斯拉FSD早日进入中国,
何时能实现?HW3.0系统何时能用上3D建模图像?
新倒车辅助功能何时能推送给中国的特斯拉HW3.0车主?”当时马斯克对此回复称,
“这可能很快就能实现。”
图源 IC
马斯克到北京的前两日。特斯拉公司副总裁陶琳在人民网发文《自动驾驶,
新能源汽车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驱动力》。陶琳提出,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已布局深耕多年,无论从算力、
车队、数据和训练模型,都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
并且特斯拉CEO(首席执行官)马斯克也多次表示愿意授权特斯拉的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和FSD
完全自动驾驶能力给到有需要的汽车企业。
因此尽管特斯拉方面表示,目前FSD入华还没有时间表。但如今马斯克突然访华,
更让人相信他是为了FSD而来。
02
销量失速后,新增业务成为破局点
对于特斯拉而言,FSD在中国落地,意味着什么?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预测道,“2024,将会是智能驾驶大规模商用的元年。”
北京车展上,小鹏汽车打出“AI定义汽车”口号,推出“天玑系统”。
小鹏汽车CEO何小鹏表示将持续加码端到端大模型加持下的XNGP智驾,计划到今年年底,
将会有50座城市实现XNGP的落地。
在此前“全域全量”的智能驾驶发布会上,蔚来CEO李斌宣布,
蔚来全域领航辅助NOP+城区功能将于4月30日起,面向蔚来Banyan·榕智能系统用户进行全量推送。
特斯拉作为最早布局智驾的车企之一,不可能想要缺席这场攻城之战。并且对其而言,布局FSD,
更有挽救销量的额外意义。
4月2日,特斯拉公布了2024年一季度销量为38.7万辆,同比下降8.5%、环比下降超20%,
远低于市场预期,交出自2020年一季度以来同期的最差成绩单。
在中国市场,小米SU7的出现更是让特斯拉面临巨大的销售压力。4月25日,
小米汽车在2024北京国际车展上召开发布会,雷军宣布小米SU7正式发布28天后锁单量75723台,
已交付 5781台,创下了业内新品牌首款车型上市首月的交付量新纪录。而这款车,
直接对标的就是特斯拉Model 3。
图源 IC
“特斯拉手里的牌太少了。”在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看来,这一局面成为现阶段特斯拉的阻碍。
他认为,特斯拉的车型还是太少,即便有了Cybertruck,但后者难以大规模交付。
在此背景下,FSD技术,就成为特斯拉扭转局面的关键抓手。众所周知,
特斯拉在自动驾驶领域有很强的先发优势,如何早日实现在中国落地,有助于提振产品销量,
也能进一步提升企业形象。“如今,包括超充等技术,中国汽车品牌已经越发领先;细细来看,
尽快在中国落地FSD,是特斯拉自救乃至‘反攻’的关键一计。”张翔如是说。
如今不管马斯克是如何计划,特斯拉FSD入华已经引起了市场的高度重视。
据澎湃新闻最新报道,特斯拉将使用百度地图提供的高级辅助驾驶地图(高辅地图),用于中国版FSD。对此,
特斯拉和百度官方拒绝对上述消息置评。但消息一出,特斯拉、百度美股股价就表现出盘前均涨。
何小鹏更是在社交媒体发文回应,称特斯拉拥有非常好的自动驾驶技术和品牌。只有更多好的产品、技术进入,
才可以让整个市场和客户有更多好的体验,让市场更向良性发展和加速跑。
“而且,中国现在大力推进开放 + 新质生产力,我认为无论是特斯拉的 FSD,还是小鹏的 ngp,
还是友商的 noa,这些都是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之一,应该支持百花齐放。”何小鹏写道。
至于马斯克此次来北京,能否真的带来特斯拉FSD入华的好消息,只能继续保留悬念了。
03
特斯拉与中国汽车,谁成就了谁?
在经历初创之后,至少在过去十年里,特斯拉一直深刻嵌构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培育和产业发展当中。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帮助特斯拉解决了品控问题,让曾经“车内漏雨”“发动机舱里有泡面”
的车变得物美价廉;特斯拉也拉动了中国产业链,不仅帮助一批“特链”企业成熟壮大,
也为中国的新能源产业奠定基础。
2019年特斯拉超级工厂落子中国上海,成为首家外资独资的新能源车企,引入一体压铸技术,让造车更容易,
解决了产能的困扰,在全球最大消费市场,收获了巨量订单;特斯拉也成为佐证中国坚持高质量对外开放不动摇,
只要在商言商、尊重规则就能互利共赢的最好例证。
“在没有进入中国之前,特斯拉在美国的供应商质量并不高,用欧洲大众的标准来看,品质表现堪称糟糕。”
张君毅认为,特斯拉和一些中国汽车行业顶级供应商建立了合作关系,比如生产内饰和座椅系统的延锋,
生产动力电池的宁德时代等,这让国产特斯拉的品质和成本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据奥纬咨询的不完全统计,特斯拉在中国的核心供应商数量有近百家,从关键的电池、电机、电控到充电桩、
底盘和内饰,几乎涵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每个环节。
除了改善品控,中国供应链还降低了特斯拉的成本。特斯拉曾表示,上海工厂生产Model 3的单位成本,
较美国工厂的生产成本降低了65%。
图源 IC
特斯拉对产业链的拉动能力堪比苹果。苹果产业链在中国扶植起的大量企业,
帮助中国手机产业在智能机时代取得了质的突破。如今,特斯拉与中国产业链正在密切互动,
如宁德时代已经进一步坐稳全球动力电池产业的头把交椅。在全球汽车产业加速转型的情况下,
特斯拉产业链上的中国企业将为中国汽车产业实现弯道超车做出明显贡献。
罗兰贝格全球高级合伙人、大中华区副总裁郑赟告诉《财经》记者,后进企业对特斯拉的追随并不意外,
从供应链的角度看,与其重新建立一套全新的产业链,不如使用已经成熟的产业链,这样成本更低、
产品性能也稳定。
04
特斯拉不止特斯拉
当汽车和机器人这两个元素发生碰撞,
很多人可能会在第一时间联想到好莱坞电影《变形金刚》中的经典汽车热角色——Optimus擎天柱。
10月1日,集合了汽车与机器人元素的擎天柱真的来到了地球,
只不过诞生它的家乡并非电影中那个虚构的塞伯坦星球,而是地球上的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
从新能源电动车到人形机器人,从太阳能面板到人工智能,特斯拉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或许1000个人眼里,有1000个特斯拉。
粉丝眼里,特斯拉很酷,是科技和时髦的象征。即使它在北上广深日益变成街车乃至网约车,
特斯拉作为新能源汽车创新代表的品牌光环仍没有消散。
员工的评价很两极。有人在这里感受价值观的激荡,“确实多了一种推动产业变革和改善地球环境的使命感”;
有人却难以忍受工作的艰辛,“熬过六个月试用期就是老兵了,想起那段日子就心悸”。
在新能源初创车企眼里,特斯拉是毫无疑问的先驱榜样,不论是消费者的教育,还是产业链的培育,
都为后来者铺平道路——但年轻的企业们已经想明白,复制毫无意义,是时候走自己的路了。
2019年特斯拉超级工厂落子中国上海,成为首家外资独资的新能源车企,引入一体压铸技术,让造车更容易,
解决了产能的困扰,在全球最大消费市场,收获了巨量订单;特斯拉也成为佐证中国坚持高质量对外开放不动摇,
只要在商言商、尊重规则就能互利共赢的最好例证。
尽管成就了很多第一,但在CEO马斯克看来,特斯拉不是他最引以为傲的成就,他的野心是宇宙级的,
解决地球上的能源问题只是其中一步,终极目标是帮助人类移民火星。
这样的野心为中国创业者们所推崇。管理学专家盛赞他是“有勇气的创业者”
“第一性原理对于颠覆式创新不可或缺”,创业者们都想打造“中国特斯拉”“中国SpaceX”。
无论是站在国外看中国,还是站在产业内看自身,
特斯拉都可以成为映照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市场拓展和产业创新的晴雨表,其典型性并不限于新能源汽车行业。
就像当年霍英东来大陆投资时,总会在首都机场寻觅驻足,看看壁画《生命赞歌》是否依旧。准入“特斯拉们”
在中国独资建厂,让怀揣优质技术的企业,分享最大消费市场的红利,成就彼此。
这让更多外资企业坚定了对中国市场加大投入的信心。
中国新能源产业和特斯拉是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师许海东告诉《财经》记者,
中国早就建设了完备的新能源供应链,特斯拉享受到了这一整套红利,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能。某种程度来说,
质量又好、成本又低的供应链,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堪称舍我其谁。当特斯拉选择进入中国的时候,
就已经是用脚投票,显示出了中国整个新能源产业链的强大实力。
文 | 《财经》实习生 邓霞 记者 李皙寅
编辑 | 李皙寅
上一篇:计算机统招模拟打字1(英文版)
下一篇:靠自己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热度:★☆☆☆☆
文章难度:☆☆☆☆☆
文章质量:★☆☆☆☆
说明:系统根据文章的热度、难度、质量自动认证,已认证的文章将参与打字排名!
本文打字排名TOP20
登录后可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