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母亲-俞敏洪

贡献者:一百一百一百 类别:简体中文 时间:2023-06-05 15:27:39 收藏数:28 评分:0
返回上页 举报此文章
请选择举报理由:




收藏到我的文章 改错字
父母成就了我的个性,我的个性中融入了父母的优点,他们个性中的矛盾也结合到了我
一个人身上。
我小时候,很多丰富多彩的生活经历都和我的父亲联系在一起。
父亲是个木匠,在我们家乡一带小有名气。但父亲不是那种能够做精细家具的木匠,而
是在人家造房子时帮忙架大梁的木匠。方圆十里之内,只要有人家造房子,一般都会请他去
帮忙。闲在家里的时候,父亲也会做一些家具拿到市场去卖,比如八仙桌、椅子、凳子等。
但他生性粗放,做不了细心的活,所以这些东西就做得让人看不上眼,卖不出好价钱,有时
卖不掉就干脆送给别人。除此而外,别人从父亲这里买去的东西常常过几天又送到我家来修
理。在我的印象中,父亲用在修家具上的时间比做家具还要多,但他依然乐在其中。
每次他做家具,我就在边上名曰帮忙实则捣乱,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用刨子、凿子、锯
子等工具。八九岁的时候我就开始自己做小凳子,尽管小凳子一坐就散架,我却依然充满了
成就感。我现在动手能力较强,和小时候玩这些工具有很大的关系。
父亲爱喝酒。因为常常帮别人造房子,喝酒就成了免不了的事情。他的酒量不大,比较
容易喝醉。喝醉以后一高兴,常常连工钱都不要了。有一次他和徒弟都喝醉了,在回家的路
上走过我家的稻田,把稻田踩得一塌糊涂,然后回家倒头就睡。第二天早上醒来,他完全不
记得昨晚发生的事情,看到一大片稻子被踩成那样,心疼得在田头大骂是哪个龟孙子!
父亲喝酒上瘾。我姐当时是农村赤脚医生,最困难的时候家里没钱买酒,父亲就把我姐
医务室的医用酒精偷出来,兑上水喝。父亲出门常带上我,因此我很小就学会了喝酒,后来
居然喝出了不错的酒量。
小时候让我记忆最深的有两件事。一是父亲有上街喝早酒的习惯,有时带上我,花几毛
钱买一壶酒、两个鸡头。我们爷俩就坐在街边,一边喝酒一边看着来往的行人。后来我落下
了两个癖好,一是吃鸡头,二是在街边饭馆喝酒看行人。还有一件事,有一次过春节,父亲
带我走亲戚,结果我喝醉了去爬树,从树上掉到了河里差点淹死,为这事我的父母闹翻了很
长时间。
父亲喜欢抓鱼摸虾。江阴地处长江三角洲,是个河道纵横的地方。我家屋后面就有一条
小河。有时候家里没有了下饭菜,父亲扑通一声跳到河里,不一会儿就手抓两只螃蟹上来
了。别人下河怎么也抓不着,但他准能抓上来,让我佩服得不行。秋天河水落了,上游断了
水流,父亲就在小河的两头筑上两道坝,然后把水一桶桶舀到坝外,最后把河里的鱼虾、螃
蟹、泥鳅、黄鳝抓得一干二净。这一天常常是全村小朋友的节日,所有的小朋友都和我一起
投入战斗,弄得浑身是泥,最后大家都能分几斤河鲜回去。后来小河被填平了,河床上盖起
了一片厂房,我为此惋惜了很长时间。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从来没有打过我。他对所有的人都很宽厚,从来不和别人吵架和计
较,总是喝着酒悠闲地过自己的日子。后来我读了大学,每年暑假回去的时候,他依然会下
河摸出一筐鱼虾,然后我们就坐在屋檐下,一边喝酒一边闲聊。我工作后领到工资的第一件
事,就是买了一瓶酒给他带回去,让他高兴了好几个月,只可惜我现在忘了当初买的是什么
牌子。
父亲于1991年11月去世,去世那天还喝着酒,突然就脑溢血发作,送到医院已经不行
了。那时候我在北京,听到消息连夜往回赶,但还是没赶上,回家只见到了安静地躺在灵床
上的父亲。
妈妈告诉我,父亲去世前嘴里一直喊着我小名的第一个字,直到去世。第二天天空飘起
了大雪,我哭了整整一天,这是我记忆中哭的时间最长的一次,一直哭到嗓子完全讲不出话
来。
我从小就知道生活的艰辛和不易,知道人需要坚毅和努力,这要归功于我的母亲。
母亲总共生了三个孩子,我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哥哥。但我哥哥在四岁的时候得了肺炎,
我外婆迷信,说是被鬼相了,不让送医院,结果最后一刻送到医院时肺都烧黑了,医生说来
晚了一个小时,最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我哥哥离开这个世界。母亲撕心裂肺地哭了很长时
间,后来几乎把全部的爱都倾注到了我身上。
我小时候很不争气,同时得了哮喘病和肝炎,把我父母弄得提心吊胆了很多年,最后总
算长大成人。小时候,我印象最深的事情就是天天打针,每次打针我都像杀猪一样地哭。我
母亲被我哥哥的夭折弄得胆战心惊,只要我有一点毛病就送我去打针。我姐比我大五岁,高
中毕业后当了赤脚医生。这事和我有很密切的关系,因为我姐当了医生,给我打针就方便
了。
母亲是位个性很刚强的人。她有兄弟姐妹八个,我有六个舅舅和一个姨妈。从我记事
起,我的舅舅们和姨妈都很听母亲的话。谁家有了问题,只要母亲一出面,她怎样决断大家
就怎样做,从来没有人反对,不是因为她凶,而是因为她的威望高。
据说,在母亲很小的时候,她的这些哥哥姐姐们就都听她的指挥。母亲是我们生产队的
妇女队长,没有她的决策,生产队的工作几乎就没法进行下去。她公正无私,做事情带头吃
苦,所以威望极高。
我记忆中的两件事情说明母亲是个极好的人。一是有一次突然下大雨,家家户户场上晒
着粮食,母亲带领全家拼命帮助别人家把粮食往回搬,结果自己家的粮食被淋得湿透了。还
有就是每当村上有人家断了炊,母亲一定是第一个把自己家粮食匀出一半送过去的人,所以
整个村庄都佩服她,听她的调遣也就成了很自然的事情。
从我记事起,我家的事情都由母亲说了算,父亲落得清闲,什么都不管,自己喝酒快
活,所以养成了什么都无所谓的宽厚个性。
尽管母亲很爱我,但却从来没有溺爱过我。她也许是太了解生活的艰难了,所以从小就
训练我面对生活的勇气。我从小就在农田里干活,插秧、割稻、撒猪粪,样样都干,从来没
有过被娇宠的感觉。父母下地干活,我就在家做饭、炒菜、洗衣服,到现在我还保留着自己
做饭和洗衣服的习惯。
每天放学回家,我就忙着割草、喂猪、放羊,这几头猪几只羊,是全家换钱过年的唯一
保证。有一年冬天下了雪,家里没了草喂猪喂羊,母亲让我拎着篮子到野地里去,把雪拨
开,把雪底下的青草一棵棵割起来。我割了整整一天,冻得半死,但却收获了满满两大篮子
的青草。这一天成了我童年里最艰苦也最美好的记忆之一。
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几乎没有打过我。她只要看我两眼,我就知道自己必须加倍努力,
否则事情会很严重,我的勤奋很大程度上是被我母亲逼出来的。如果没有我的母亲,我肯定
到不了今天这个地步。
我后来能够考上大学,成为老师,也是因为母亲。从小母亲就说在农村一辈子太苦了,
能够当个先生最好。农村人嘴里的先生就是老师的意思,所以我打小被母亲念叨得对老师这
个职业充满了憧憬,始终认为老师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崇高职业。还好我从小就喜欢读书,尽
管成绩不好,但从不厌学。
我高中毕业那年,中国刚刚恢复高考,我也参加了考试。结果一败涂地,英语才考了33
分。回到农村种地,我死心了母亲不死心。听说家乡的一所初中缺英语老师,她就拼命到校
长家走关系,说我高考考的就是英语,英语水平很好,硬是把我塞进学校去当了初一年级的
代课老师。那一年我16岁,英语是勉强能背完26个字母的水平,哪里能够教学生。
但农村的初一似乎怎么教都行,学生还很喜欢我。后来,我决定第二次参加高考,结果
又落榜了。之所以决定考第三次,也是母亲起了重要作用。我本来都打算放弃了,但母亲听
说县政府正在办一个高考外语补习班,拼命在城里请人帮忙让我进去。她一个农村妇女,在
城里哪有什么关系啊。可她硬是找到了补习班的班主任老师,把老师感动得不得不收下了
我。
母亲从城里回来的那天晚上,下着大暴雨,路上她几次摔进沟里。我在家里等着母亲,
看到她浑身泥水,成了个落汤鸡的模样,立刻就明白了这一次只有一条路。
拼命学了一年后,我终于通过第三次高考走进了北京大学。在我拿到录取通知书之后,
母亲一高兴,宰了家里的猪、羊、鸡,请全村人吃饭。
开办新东方以后,我经济上宽裕了一些,把母亲接到了北京。老太太闲不住,经常会到
新东方来转转,新东方的人开始跟她熟识起来。老太太热心,总是帮助别人排忧解难,赢得
了很多人的敬重,大家都热情地叫她“阿婆”。
我从父亲那里学到了宽厚,学到了退一步海阔天高的态度,又从母亲那里继承了坚忍不
拔、决不放弃的精神。父母成就了我的个性,我的个性中融入了父母的优点,他们个性中的
矛盾也结合到了我一个人身上。
今天我做事的风格和为人处世的态度,几乎每一点都能够从我的父母身上找到来源。
声明:以上文章均为用户自行添加,仅供打字交流使用,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特此声明!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文章热度:
文章难度:
文章质量:
说明:系统根据文章的热度、难度、质量自动认证,已认证的文章将参与打字排名!

本文打字排名TOP20

登录后可见